暨星璀璨 | 奋斗不止 国奖路上的点滴收获(三)
第三期
国奖获得者专访
Interview
最耀眼的暨南星就在这里
FANG TAN
肖轶婷/研途闪耀,乐章待续
人物介绍
肖轶婷,共青团员,暨南大学能源电力研究中心电路与系统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双有源桥直流变压器的潜在工作模式及故障容错运行方面的研究。曾获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发表SCI期刊论文4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基金南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多个科技项目。
致力学术,成果绽放
肖轶婷研究生期间主攻电力电子领域,研究方向是双有源桥直流变压器的潜在工作模式及故障容错运行。目前,她发表了SCI期刊论文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1篇、SCI四区论文1篇,以导师一作学生二作发表SCI一区论文2篇。这些美好的硕果,满载着肖轶婷对科研学术的赤诚之心,开满枝头。
(肖轶婷积极参加学术活动)
求索未知,大胆创新
探索真理、投身科研的道路上遍布荆棘,遇到困难是常态。有一次,肖轶婷发现自己的部分科研工作和一篇已有文献“撞了车”,难过之余,她并没有泄气,不断深入研究并积极与导师沟通。经过导师的悉心指导,肖轶婷产生了新的灵感。相比于之前模糊的工作,她用创新的方法去解析问题,加深了研究的深度,提高了研究的通用性,也增强了成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终将论文成功发表在SCI一区期刊上。
未来已来,乐章待续
在学习之余,肖轶婷会去跳舞、看演出,也常常旅游散心,以缓解学业上的压力。此次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肖轶婷说:“这是一个荣誉,是对这一个阶段工作的肯定,我会带着这些力量继续向前探索。”读研期间,肖轶婷始终把科研学术放在首位,在磨炼中收获成长和喜悦。硕士毕业后,她将前往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继续深耕、结果。
导师寄语
做脚踏实地的研究,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科研之路上有所造就。祝肖轶婷同学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进步!
——关远鹏副教授
FANG TAN
项晗/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人物介绍
项晗,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汉族,中共党员。曾获国家奖学金、暨南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郁文奖学金等;“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等奖项30余项;曾任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主席、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导演暨南大学毕业宣传片等多部作品,专业作品多次获奖并发表于主流媒体平台;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超300小时;曾前往南京大学、澳门大学、世新大学等高校访学交流并曾在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广州市委、字节跳动、小鹏汽车等单位实习。
解码传播,我的多样体验
(师门合影)
早在中学时期,项晗就对传媒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踏实积累中,项晗摸索出了自己的专业探索路径。在理论学习上,她认真学习专业课程,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广度。在实践中,她积极参与深度创作,制作了多部短片还运营了自媒体频道,体验制作中的环节,直观地了解创作过程与可能遇到的问题。
(暨南大学毕业片剧组合影)
新技术、新故事
国宝们的“独家定制”
在研究生阶段,项晗主攻博物馆文化传播,担任由导师刘涛老师指导的“全景故事会:博物馆数字化设计与传播工作室”项目团队的负责人。在此期间,项晗团队提出了如何让文物“活”起来的解决方案,为博物馆提供数字化的设计和传播方案。借此讲好中华文博故事,传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项晗参加挑战杯大赛)
自由追风,看见前方的路
(乡村校园女足联赛)
读研期间,项晗参加了许多的实践活动,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由蚂蚁公益基金会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的“追风计划”乡村校园女足扶持项目。这次活动让她意识到了作为传媒学子身上所背负着的社会责任,并希望深入乡村一线,通过深度报道的创作机会,运用专业技能和媒介,向社会传递被忽视的声音。
(项晗积极参加环境保护公益活动)
面对压力时,项晗会进行及时的自我调节。在课余时间,项晗愿意亲近自然,也喜欢骑行、登山、跑步等运动。“这都是从繁重压力中解脱的方式,骑车欣赏沿途的风景,亦或是在跑步时通过调节自己的呼吸节奏,我专注于每一步的脚步声,慢慢地,整个世界就只剩下我和前方的路。”
导师寄语
未来是一个视觉时代,希望项晗用自己的镜头,记录时代脉搏,体悟人情冷暖,发现不一样的生命、世界与真理。
——刘涛教授
你可能感兴趣:
来源 | 肖轶婷 项晗
采写 | 何瑜涵 徐畅
编辑 | 林柏任
责编 | 陆维茵 王思齐
初审 | 魏婷婷
复审 | 张李莉 周楠楠 张瑞
终审发布 | 李朋军